在學習水彩畫的過程中,許多學員會用照片作為創作的起點,但卻常常陷入「畫得太像照片卻缺乏畫面感」的困境。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如何選對參考圖,並透過簡化轉換的練習,讓你畫得更有藝術性與主觀性。
很多人拿到一張漂亮照片,就急著下筆,卻發現怎麼畫都不對勁。事實上,一張好照片未必適合畫畫,反之,一張普通的照片,經過構圖和色彩的調整,卻能成為很棒的創作素材。
光影明確:有主光源、有亮暗對比,能幫助你理解立體感。
構圖簡潔:主題清楚,畫面中沒有太多雜亂的背景。
層次分明:前中後景有差異,能做出景深感。
細節可簡化:太複雜的畫面容易讓初學者迷失方向。
📝 小技巧:風景照比人像照更適合初學者練習,因為結構穩定、變化多,不容易畫出失真感。
打開手機或平板相簿,用裁切功能試著構圖。套用「三分法」、「對角線引導」等視覺原則,讓主題不在畫面正中,更有動感。
將照片轉成黑白模式,觀察光影分布,再用鉛筆簡單地畫出主要的形狀區塊。這個步驟不需要線條精細,只要掌握主要構造與比例即可。
畫草圖時就要想清楚「哪裡是最吸睛的地方」。用線條加重、細節加強、色彩對比強化等方式,讓觀者自然聚焦在你想表現的主體上。
常見錯誤 | 修正方式 |
---|---|
照著照片畫,畫面太實沒變化 | 用色塊與光影簡化,不執著細節 |
照片很美,但畫起來平淡無趣 | 避免拍攝中午直光,改選晨昏斜光 |
比例失衡,物體歪斜變形 | 畫前先打大形,避免從小細節開始 |
畫面太複雜,無法處理背景 | 可模糊背景或只畫主體+簡約背景 |
手機相機的裁切與濾鏡功能:直接使用手機調整構圖、轉黑白。
Procreate / Sketchbook 等數位速寫工具:可快速在照片上做簡圖。
Canva / Snapseed:調整色溫與對比,強化畫面層次感。
任務:一張照片,三種處理方式
原圖畫法:照原構圖畫出一張畫。
裁切再構圖:重新安排主體位置。
色塊簡化:以水彩塊面處理而非線條描寫。
觀察哪一張效果最好?你更喜歡哪一種表現方式?這樣的練習能快速提升你從參考到創作的轉化力。